推進基層老年學校建設,濟南明確6項任務
近日,濟南市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基層老年學校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進區縣老年大學建設六項任務落實落地。
任務1:優化區域老年大學辦學體系
鼓勵區縣參照濟南老年人大學“1+N+X”辦學模式,建強規范化、示范化老年大學,并結合實際適當開辦分校、設立老年學?;蚪虒W點,全力擴大基層老年大學覆蓋面。注重發揮區縣老年大學的示范引領作用,指導幫助鎮(街道)、村(社區)、單位、機構自辦老年學校。力爭“十四五”期間,推動基層老年學校建設實現“一鎮(街)一?!?,村(社區)老年學?;蚪虒W點布設符合實際需求。
任務2:創新基層老年學校舉辦形式
引導、指導辦學主體依托鎮(街道)、村(社區)黨群服務陣地和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實行“嵌入式”“服務式”辦學;利用本地青少年宮、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公共服務資源,以及駐地院校、銀行等企事業單位優勢開展“共享式”“共建式”辦學;借助開放大學、網上老年大學、廣播電視、融媒體等平臺實行“遠程式”“數網式”辦學;在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實行“寄宿式”“學養結合式”辦學;在鄉村文化大院、廣場實行“講堂式”“活動式”辦學。相近區域內的村(社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加強融合協作,開展聯合辦學,不斷創新基層老年學校舉辦形式。
任務3:統籌用好場所、師資等各類辦學資源
積極推動各類辦學主體盤活有效資源,引導社會力量和公益資金依法依規參與,為開辦基層老年學校提供場所、設施,配備必要人力、物力。多渠道匯聚師資供給,充實完善同城老年大學師資庫,鼓勵支持區縣老年大學安排或推薦師資下沉基層老年學校開展教學活動;充分挖掘本地人才資源;引入駐地院校專業教師、專家教授;匯聚農村地區特色文化傳承人、能工巧匠、本土人才,建立“草根講師團”。靈活運用各級遠程教育網、網上老年大學、空中課堂等“線上”課程資源,為“線下”教學提供有益補充。
任務4:合理設置基層老年學校的教學專業和內容
堅持按需、據實設置課程專業和教學班級,相近區域內的老年學校之間可開展差異化教學課程設置,以實現教學資源互補,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在具備場所設施、學員人數、師資等開班條件的情況下,適當開設特色專業短期班,以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推動思政課與常規教學有機融合,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教育納入教學內容,使學校成為黨的思想宣傳陣營和傳播弘揚正能量的文化養老陣地。
任務5:規范基層老年學校的管理運行
堅持“誰舉辦、誰管理、誰運行”原則,積極指導幫助基層老年學校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管理,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鶎永夏陮W校應當建立學員學習檔案,對完成規定課程學習和課時要求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為學員發放學習證明。依據有關規定收取學費的基層老年學校,應當公布收費依據、收費項目和標準,并依法接受有關部門監督,有效促進基層老年學校規范化管理。
任務6:鼓勵基層辦學融入省會建設大格局
把基層老年學校的教學內容、學員活動與基層社會治理和發展大局有機結合起來,組織引導老年學員特別是離退休干部、學員黨員發揮骨干作用,當好示范者、引領者、實踐者,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優勢特長,圍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基層治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足家庭、社區、社會,積極開展正能量活動,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注入新鮮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