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智家庭教育:父母一定不能拒絕孩子的6件事
父母并不能夠給到孩子一切,興智家庭教育建議,適當的拒絕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是可以的,但是有6樣東西,興智教育建議父母一定不能拒絕孩子,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01不要拒絕孩子的情緒
父母們有沒有過這樣?在孩子說心情很煩,或者很痛苦的時候,對孩子說“小孩子有什么好煩的”“不痛不痛”“別想太多”“這有什么值得生氣的”。這些話表面上是在安慰孩子,其實,是在否定孩子當時的情緒和感受,潛臺詞是這些情緒是不該存在的,想要孩子忽視掉它們??汕榫w往往都是靠接納去疏解,越忽視、否定,越會讓情緒發酵。
02不要拒絕孩子的提問
隨著孩子長大進入青春期,容易跟父母缺少溝通,一方面是孩子成熟的表現,另一方面是因為孩子沒有養成和父母溝通的習慣。孩子的各個成長階段,他都是會有很多疑惑的,如果你當時忽略了孩子的提問和想要分享的欲望,那么孩子漸漸的想要跟你分享的欲望也會降低了。興智家庭教育告訴我,父母可以試著放下手上的事,態度認真、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并適當的主動提問,引導孩子與父母進行溝通。
03不要拒絕孩子的自私
孩子心愛的玩具、食物不愿意分享,也是很正常的,興智家庭教育希望父母不要隨意去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簽,而是應該慢慢的去引導他適當的分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而且孩子不愿意分享也是一種在意自己感受的行為,倘若父母什么都要求孩子忽略自己內心的感受,強行分享,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是不應該的,進而事事違背自己的本心去做“老好人”,形成討好型人格。
04不要拒絕孩子的挑戰
這里說的“挑戰”,不是指挑戰一些有難度的任務,而是“挑戰父母”。精英教育中,讓孩子懂得表達觀點、挑戰權威是很重要的,倘若一個孩子只知道事事服從父母的安排和想法,那么他遇到老師、老板等有權威的對象時,就會變的唯唯諾諾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
05不要拒絕孩子有秘密
青春期的孩子會變得開始有自己的秘密,不告訴父母,這個時候很多父母就會忍不住想要看孩子的聊天記錄或者日記,想要窺探孩子的秘密。這樣其實是不尊重孩子的行為,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抵觸。父母應該允許孩子有自己的隱私,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隱私,形成很好的隱私意識。
06不要拒絕孩子的害怕
對于孩子的畏難情緒和對一些事物表達出害怕的感受,在來興智家庭教育學習之前,我會產生“孩子非常膽小懦弱”的想法。興智教育讓我懂得,這樣的話是在拒絕孩子的害怕感受,會讓孩子更加喪失信心,更想要退縮。 不妨試試先理解和接納孩子的“害怕”,跟孩子說害怕是很正常的,孩子只有面對和接納對一件事物的恐懼以后,才能夠真正去戰勝它。
興智家庭教育在2015年進入家庭教育領域時,看到了眾多家庭所處的教育困境,看到了許多父母的焦慮和無助,也感受到傳遞家庭教育知識的迫切性。7年來一直專注于家庭教育領域,興智教育已經支持了超20萬組家庭。